习近平讲述的故事这个小县城不简单中国日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位于山西和内蒙古交界这个小县城曾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点击图片观看视频△以前每当遇到灾荒年许多右玉人就会穿过“杀虎口”一路向西到内蒙古开荒种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走西口”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村村貌(年10月2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为什么非要远走他乡去开荒?那是因为右玉地处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极为恶劣拼版照片:上图为治理前的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的景象(资料照片);下图为年7月22日拍摄的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一带景象(新华社记者詹彦摄)。年右玉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上任迎接他的是满天黄沙一家一家走西口逃荒的情景更是深深刺痛他的心以前,右玉县风沙严重,群众生活困苦。(右玉县委宣传部供图)为寻求“治沙良方”他走遍右玉上千道沟梁河汊进行了四个月的全县徒步考察山西省右玉县小五台高地上的古长城(年5月29日摄)。新华社发(辛泰摄)终于有一天在一个长满绿树的偏僻山沟里张荣怀找到了答案那儿的农民告诉他有了树的保护粮食收成比别的地方高几成山西省右玉县威远镇种植的沙棘(年12月11日摄)。新华社发(辛泰摄)回到县里张荣怀在简陋的办公室写下一行字:“人要在右玉生存,树就得在右玉扎根。”他还在县委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右玉县群众在荒山植树(翻拍照片)。新华社发张荣怀带着全县干部冒着风沙来到苍头河畔每人种下了10棵树从此拉开了右玉人70年坚持不懈植树绿化的序幕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右玉县群众在荒山植树(翻拍照片)。新华社发那时候的右玉每个机关单位办公室门后都会放一把铁锹到了植树期干部群众、男女老少就一起加入到植树大军当中“不怕苦不怕累,每年春天栽树、冬天修水利,到了中午也不回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右玉县群众在荒山荒坡植树(翻拍照片)。新华社发经过70年的耕耘右玉的林木绿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到0.3%提高到了现在的55%将近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成为了“塞上绿洲”拼版照片:上图为治理前,右玉县的荒凉沙地(资料照片);下图为右玉县小南山森林公园(新华社记者曹阳8月7日摄)。习近平同志五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的指示和批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俯瞰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一景(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詹彦摄经过一代代右玉人的不懈努力年8月右玉县成功脱贫新时代的右玉将继续在“右玉精神”的引领下逐步实现“由绿到富”的转变在山西省右玉县小五台风力发电厂附近,当地牧民放养的羊群在吃草(年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燕雁摄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这个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小县城用几代人前仆后继的努力造就了田园诗画的奇迹经过70年绿化,这是现在的右玉县城全貌。(右玉县委宣传部供图)今年是右玉人植树造林的70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重温总书记提到的右玉的故事更能感受到其中的深刻含义——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总指导:何平总策划:刘思扬监制:刘刚出品人:孙志平制片人:樊华统筹:幸培瑜、韩珅编导:王志斌、李俞辉、王玉璐记者:武敌、林凯、徐伟、麻明磊编辑:陈子夏、李永锡包装:夏勇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新华通讯社出品来源:新华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jif.com/sjzp/10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访中蒙博览会将为双边经贸关系持续稳健
- 下一篇文章: 探访世园会百果园为单体面积最大展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