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讨论了什么是数据产品,数据产品和业务产品的差异?这篇讨论数据产品的价值怎么衡量?衡量数据产品的价值。通常有5个视角:1.使用人数多不多?2.使用深度怎么样?3.是否形成决策闭环?闭环率有多少?4.用户是否为产品买单?5.用户满意度?下面,一起详细来看这几个视角。1.使用人数多不多?用的人越多越有价值。至少用的人多,比用的人少,更有价值。用的人多不多,可以用访问量、调用量来衡量,比如UV、PV,维度上可以选均值、累计、峰值,具体用什么指标需要看产品形态。比如有的产品周一到周日,使用人数非常平滑,而有的产品则波峰、波谷差距很大。有一点要说明,PV不是越多越好。因为PV多,也可能意味着产品逻辑混乱,要多个页面看才能闹清楚,所以指标要看具体的业务形态。2.使用深度怎么样?使用深度比如停留时长、人均PV、回访率,维度也需要根据实际业务形态来定,比如单次的停留时长是否在增长、周停留时长、单次访问PV、周访问PV、连续两周来访的用户占比,一周来7次的用户占比等等。使用深度是为了说明用户对产品的依赖度或粘性,也就是用户到底有多需要这个产品,天天来的和一个月来一次的,肯定不一样。这里需要说明的问题和前面提到的一样,停留时长、PV不见得越多越好,因为有可能是产品逻辑混轮导致的,需要看具体的业务场景来定指标。3.是否形成产品闭环?及闭环率?产品闭环是建立在产品能形成闭环的情况下,有些产品就是做不了闭环,所以要客观认识。做为数据产品,如果能形成闭环,渔歌建议尽可能形成闭环。所谓闭环是指用户看了数据之后,形成了行动点,并且这个行动发生在系统上,可监控、可追踪,并且很明确是因为数据产品让用户形成了闭环,不是其他因素让用户形成决策。举个例子:比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jif.com/sjzz/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