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

全区各“访惠聚”驻村(社区)工作队

瞄准市场、培育特色产品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提升乡村经济活力

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1

漫步在库车市“大馕小巷”馕产业街,和面、扎花、擀馕饼……一幅繁忙景象,前来购买大馕的市民络绎不绝。

馕饼销售

今年以来,库车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驻伊西哈拉镇硝尔巴格社区工作队和社区“两委”,结合居民有打馕手艺的优势,决定将辖区零散打馕户集中起来“抱团发展”。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队按照“亮化、美化、硬化”的思路,将“打馕一条街”重新修整,打造环境优美、产业集中的“大馕小巷”馕产业街。

“大馕小巷”馕产业街

目前,“大馕小巷”馕产业街共有商户20家,馕坑47个,有油馕、玫瑰花馕、杏干馕等18种馕产品。日销售馕2.5万余个,户均日收入元左右。带动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0余元。(阿克苏地区“访惠聚”办公室马玫、王汇慧供稿)

2

走进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金山路街道第八社区晋成调料加工厂,火红的豆瓣酱在发酵池内散发出浓浓的香辣味,让人垂涎欲滴。

豆瓣酱发酵

克拉玛依市交通运输局驻社区工作队和社区“两委”,依托周边亩辣椒、大豆、黄豆等农作物种植规模优势,与家种植户达成合作意向,大力发展调料加工产业。工作队和社区“两委”引进晋成调料加工厂,新建30个大型发酵池,单个发酵池一次性可产辣椒酱1吨。

产品包装出售

如今,晋成调料加工厂主要生产豆瓣酱、辣椒酱、甜面酱等12种产品,年产量达余吨,销售范围覆盖周边地区商场超市,带动辖区22人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小调料”带来的收益,让群众的生活更有滋味。(克拉玛依市“访惠聚”办公室刘佳供稿)

3

走进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河东村酸奶加工厂,标准化的车间、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呈现在眼前。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一件件印有“火洲泉”商标的风味酸奶完成灌装、打包、出厂……

奶制品检测

郭勒布依乡河东村村民有养殖奶牛的传统,目前有奶牛82头,日均产奶公斤。托克逊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按照“公司+养殖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牛奶加工企业投资多万元,规划建设占地平方米的加工车间,主要生产牛奶冰淇淋、雪糕、酸奶等产品。

酸奶包装

目前,加工厂月生产酸奶10余吨,销售额达12万余元。解决20余名村民就近就地就业,人均月增收0余元。(吐鲁番市“访惠聚”办公室王旭亮、林建、梁风供稿)

4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驻阿合奇县哈拉奇乡哈拉奇村工作队采取“村民种植+采摘、工作队帮助联系收购企业”的模式,引导村民种植沙棘,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我为沙棘“代言”

金秋时节,哈拉奇村的1.5万亩沙棘喜获丰收,累计采摘余吨。工作队积极联系阿合奇县中科沙棘公司按照每公斤5元的价格统一收购,带动村民创收56.52万元。“这里原本是一片戈壁滩,工作队把这变成了‘金沙滩’。之前酸溜溜的果子成了致富的‘金豆豆’。”忙着采摘沙棘的村民司马义·拜达力开心地说。

沙棘产品加工

随着中科沙棘公司研发的沙棘原浆、沙棘果汁、沙棘茶等产品陆续上市,“棘鲜丰”品牌的沙棘产品火了起来。今年以来,该公司累计销售沙棘产品.5万瓶(袋),销售额达1余万元。(克州“访惠聚”办公室李霞、姜子龙供稿)

5

筛选、晾晒、包装……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什库尔干乡瓦尔希迭村的加工车间里,村民们正忙着将一朵朵色泽鲜亮的雪菊打包、装盒……

高原雪菊产品

瓦尔希迭村地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3米以上,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农业投入产出率较低。年春季,乌鲁木齐海关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带领村民尝试种植高原雪菊50亩。工作队员全程参与雪菊幼苗采购、培育栽种、丰收采摘、阴干晾晒等环节。帮助村里注册“关民情·高原雪菊”商标,委托文创公司制作包装礼盒及宣传材料,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jif.com/sjcd/9162.html